从容返校园,轻松赴新程——暑期收心心理指南
日期:2025-08-25 

  暑假尾声渐近,告别自在假期,同学们即将重返校园。为助大家平稳过渡、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,我校“阳光苑”学生成长发展中心特备好这份暑期收心心理指南。 

 

 

  一、放下焦虑,轻装上阵

  假期里,同学们难免会遇到作息混乱、沉迷游戏短视频、计划没完成等情况。与其自责,不如学会接纳,放下焦虑,轻装上阵再出发。    

  暑假本就是用来放松和探索的,允许自己有适应期,接纳当下的散漫感,能减少内心的对抗。感到空虚或焦虑,或许是因为舍不得假期的美好,又或是为没做完的事懊恼。与其纠结不已,不如“整合与回味”假期的美好,做一本“心理账本”,让假期的正面能量成为日常生活的“动力储备”,轻装上阵。 

  二、设定过渡期,小步化调整

  假期结束后,要是立刻要求自己“满血复活”,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压力。不妨给自己留一段“过渡期”(大约1周),给情绪一个“缓冲区”,留出恢复和适应的空间,避免因过高期望而受挫。   

  这段时间里,可以设定一些“短期而可行的”小目标:比如每天花20-30分钟回顾专业基础或阅读行业资讯,不用强求深度,重点是找回学习状态;或者每天比前一天早睡、早起15-30分钟,逐步靠近在校作息;也可以试试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,读本纸质书或听听轻音乐。通过渐进式调整,建立生活秩序感,重新激活校园状态。

  三、积极赋能,从容启航   

  其实,每个同学对返校后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习,多少都会有点压力和焦虑,这很正常。建议大家多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:用“我可以慢慢适应”“这是新的开始”代替“我肯定做不到”“又要面对压力了”;也可以写下“放宽心”“给自己一点时间”之类的便签,贴在书桌旁鼓励自己,给自己积极合理的心理暗示。   

  同学们,新学期不是负担,而是职业蓝图的新一页。每一次“收心”,都是在为未来的技能巅峰积蓄力量。那些看似微小的调整步伐,终将汇聚成专业道路上稳健的足迹。   

  最后,若假期中需要心理疏导,可通过以下方式寻求帮助:

  1.我校心理服务热线:87703019;

  2.泰兴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服务热线:96111-6;

  3.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:025-58255200;

  4.江苏省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平台“苏心门户”小程序。

 

 

【打印本文】

手机扫描访问